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先生, JP, 于「第九届环球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经贸高峰论坛暨2025大湾区年度最具影响力大奖颁奖典礼」之致辞全文(附图)
尊敬的施家殷院士(大湾区经贸协会荣誉会长及召集人)、张国钧副司长(律政司副司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盛会,与各位共同探讨大湾区在新时代下「全球链接.蓄势腾飞」的现况。衷心感谢大湾区经贸协会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议题上,与大家交流探讨相关措施的最新情况和如何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
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香港与大湾区各城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紧密协同的合作格局。行政长官在不同场合都强调,香港未来的新机遇将更突显在「走出去」,而在这个「走出去」的大战略下,香港正扮演着一个无可替代的「超级增值人」角色。香港凭借健全的法律制度、国际化及市场化优势,以及资讯自由流通的环境,正好为优秀的内地企业,特别是大湾区的龙头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和全球新兴市场,发挥「出海」平台作用。
香港一直作为内地与世界之间桥梁的独特角色,是商品、资金和人才交汇的枢纽。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香港要担当好桥梁这个角色,关键在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大家熟悉的「港车北上」、「粤车南下」,打通了有形的经脉;「跨境理财通」,连通了资金流动的血脉。至于数据这个无形但极其重要的领域,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网信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同样取得了务实的进展。
2023年6月,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创科及工业局)与国家网信办签订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为两地数据合作开创了新格局。在此框架下,创科及工业局与国家网信办于同年12月共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大湾区标准合同》)便利措施,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及符合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让大湾区的个人信息能够安全有序地跨境流动,从而拓展更多便民利商的跨境服务,促进香港更好融入大湾区发展。便利措施率先于银行、征信及医疗业界先行先试,一直运作畅顺,获得业界正面评价。因此,我们在去年11月将措施恒常化,向大湾区所有行业全面开放。
《大湾区标准合同》便利措施成效斐然,推行至今已累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涵盖医疗、征信、金融、证券、教育、招聘等多个领域。企业普遍认为措施有助简化合规流程、提高沟通效率,整体而言对业务带来便利,降低了营运成本,为大湾区内需要直接传输个人信息的业务协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例如在医疗领域,透过《大湾区标准合同》,已能实现两地医院在获得病人授权后跨境查阅及转移个人医疗健康记录,不但大大简化并加快跨境就医流程,提升诊疗效率,更有助大湾区民生融合。另外,我们乐见在金融领域有创新的跨境应用场景相继落地。其中一个应用场景,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跨境企业征信互通」,这项措施使两地银行在获得客户授权后,更便捷地为客户进行信贷评估,提升效率及透明度,便利银行和证券业为两地居民开立个人银行及投资户口。
这些成果为我们探索更深层次的数据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下一步将会在创科生态的核心地带以更具前瞻性的布局,探索如何推动科研数据要素流动。政府于去年11月公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这份纲要不仅是园区建设的蓝图,更在促进跨境数据流动方面明确提出,我们将积极与内地探索,在符合国家数据安全法规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内地科研数据跨境流动至河套香港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使用。同时,我们亦会探讨港深两地园区共享科研数据、推进研发数据互认。这些举措旨在利用香港的制度优势,建立一套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机制,逐步推进数据市场开放,最终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数据港」。
总括而言,促进数据安全有序地跨境流动,是香港支持大湾区一体化、服务国家发展,并同时巩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从《大湾区标准合同》的突破性政策全面落地,到河套区对科研数据互通的前瞻探索,我们正以「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务实原则,不断优化现有安排,积极探索并推出更多安全、高效的数据互通便利措施。
我诚邀在座的各位企业家深入了解并善用《大湾区标准合同》等便利措施,将其转化为你们拓展业务的实际优势。让我们携手并进,一起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庞大机遇,共同推动大湾区持续向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一同支持大湾区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亦希望藉此机会提醒大家12月7日立法会选举这个香港的大日子,呼吁大家踊跃参与,选出德才兼备的立法会议员,为香港共同建设更繁荣、更美好的未来。
我衷心祝愿今次活动圆满成功,也期盼在座各位都能满载而归!谢谢大家!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