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常见问题
智能身份证所提供的用途
| 问1. |
智能身份证有什么增值用途? |
| 答1. |
智能身份证除了是身份证明文件外,亦可把智能身份证当作图书证使用及在出入境关卡的自助通道使用智能身份证完成出入境检查手续。医院管理局的公私营医疗合作-医疗病历互联试验计划亦接受病人以智能身份证登记参加。 |
页首
| 问2. |
市民可否在智能身份证自行加入其他用途? |
| 答2. |
现阶段市民只可以使用智能身份证作图书证;市民不能自行加入其他用途。 |
页首
| 问3. |
智能身份证的增值用途可否移除?方法为何? |
| 答3. |
若市民在申请以智能身份证使用图书馆服务后想申请中止该服务,市民可于香港公共图书馆任何一间分馆或透过互联网填写及递交申请表格。 |
页首
| 问4. |
智能身份证可还有空间加入其他增值用途吗? |
| 答4. |
智能身份证内的晶片留有容量以便日后加入其他的功能,例如电子钱包。 |
页首
| 问5. |
政府何时会推出电子钱包这用途? |
| 答5. |
我们暂时未有推出电子钱包用途的时间表。香港金融管理局认为,在智能身份证加入电子钱包用途的时机尚未成熟。 |
页首
| 问6. |
智能身份证可否加入捐赠器官的资料? |
| 答6. |
立法会于2004年6月提出问题,可否利用智能身份证来记录捐赠器官的资料,政府已作出回应。简单来说,我们必须考虑这项建议对推广器官捐赠是否具有成效、当中涉及的法律规定、以及在技术和行政方面的可行性。详情请按此处。 |
页首
| 问7. |
如市民已登记以智能身份证作非入境用途(如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图书证、「医健通(资助)」系统、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等),在更换新智能身份证后,是否须要重新登记有关服务? |
| 答7. |
医务衞生局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已经就第二代智能身份证的应用更新了相关电脑系统。已登记以智能身份证作非入境用途的市民无需任何特别安排便可继续如常使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