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What's New

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先生, JP, 於「2025水中無人系統挑戰賽」香港選拔賽之致辭全文(附圖)

尊敬的李部長(中聯辦九龍工作部 李文彬副部長)、海龍議員(香港立法會(選舉委員會) 尚海龍議員)、Edward專員(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 余健強先生)、車主席(油尖旺愛心慈善基金主席 車弘健先生)、陳院長(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發起人、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陳柳岐女士)、各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日出席「2025水中無人系統挑戰賽」香港選拔賽。本年度賽事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生態監測、守護珊瑚礁」為主題,以水中的無人系統為核心,希望同學們透過設計和操作無人自主仿生航行器,提升對海洋科技和無人系統的興趣和認識。比賽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平台,不但讓他們將創科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發揮創意和潛能,同時與其他參賽隊伍切磋交流,提升技術和應用知識。

政府一直積極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和學習創新科技的機會。近年,特區政府不斷將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及數學)和人工智能等元素納入中小學課程,並資助學校添置資訊科技設備及舉辦相關活動,讓同學們能夠親身參與項目,培養創意和解難能力。

近年來,無人系統技術迅速發展,應用範圍日益廣泛,無論是空中無人機、地面自動駕駛車輛,還是水下機械人,在環境監測、應急救援、科研探測等不同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警務處、消防處及民安隊已利用無人機於懸崖、深山等危險地區協助搜索與救援工作。環保署也引入了無人潛水艇,進行水質監測、污染源追蹤和珊瑚生態監察,提高了環保和執法效率,同時保障了前線人員的安全。政府亦積極推動「低空經濟」,修訂《小型無人機令》,推行「監管沙盒」計劃,支持無人機在物流、城市管理、建築檢測等多元場景的創新應用。

無人技術不只是一項知識,更是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創意的世界。希望同學們透過參與今次比賽,不但學會機械、編程、感測器應用等實用技能,更能學會如何積極運用科技解決社會與環境面對的挑戰。

我衷心感謝香港科普科幻教育中心主辦今次比賽,亦感謝各協辦及支持機構,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現實力與技術交流的舞台。希望各位同學在比賽中全力以赴、互相協作,發揮所長,將今次比賽的經歷轉化為日後學習與成長的動力,在創科的道路上持續前行,為香港及國家的創科發展貢獻力量。最後,預祝今次活動圓滿成功,大家收穫豐富。多謝各位!

- 完 -